有时候某个育儿方式很正常却没想到变成危害宝宝健康成长的祸首。
1.把尿对宝宝的脊椎很不好。
2.对宝宝的括约肌不好,自己的宝宝尿不尿取决于宝宝,把尿会让宝宝有尿不会尿,要是没尿也会憋出尿。
3.对宝宝的心理健康会有害,本来还好好的却被叫起来小便还嘘嘘的。
4.比较容易引发痔疮和脱肛。
5.而且对孩子不尊重。
◆ ◆ ◆ ◆ ◆
一、把尿能使孩子控制排尿的吗?
婴儿的尿道括约肌到了3岁才会发育成熟。这是人控制便尿的生理基础。在此之前,小孩子是没有能力控制排便排尿的。在一岁以前,把尿是训练孩子还不如说是家长找到了孩子比较容易排尿的时间。
失败的排尿训练在一岁之前很多,其后果让孩子完全不知道根据自己的便意排尿,只能根据把尿这个动作来反射性排尿。有些家长说到,孩子在晚上不能安睡是因为没呀排尿,白天不把不尿,觉得因为憋尿而哭闹。
1岁后小孩子开始有点控制便尿的能力了,可是还是还没完善。很多家长会苛求孩子把尿,孩子把尿时不尿,或者不把尿时尿了就会责怪孩子,还会打骂孩子要求尿尿之前告诉家长。
◆ ◆ ◆ ◆ ◆
二、不把尿,孩子才会学会自主便尿
晚上穿纸尿裤睡觉的孩子在2岁后甚至更早能够控制夜尿,而在夜里把尿的孩子在2岁还需要父母半夜起来把尿。
白天不把尿会普遍较早主动告知便尿,开始学会使用尿盘自己蹲下尿尿。
不把尿或者少把尿的孩子都是根据自己的便意来排尿的,会容易掌握便意。很多把尿多的孩子,在便意和动作之间会混淆,对便意掌握很差。
◆ ◆ ◆ ◆ ◆
三、用纸尿裤好不好?
孩子在会爬会走之后,适当把尿是非常方便的事情,不过适当把尿可以在6个月之后,而且要做到“四不”。
1.不过早,不能太早把尿在出生头几个月。
2.不强迫,如果把尿时宝宝反抗就要停止把尿,要尊重宝宝的养育。
3.不要在宝宝开心玩耍时去把尿,遮掩光辉影响宝宝的专注能力。
4.不要夜里把尿。把尿的妈妈要知道,孩子会反抗把尿的,这是一个自主意识的增强,不喜欢被强迫做事情。这时候妈妈们要停止把尿,根据孩子的意愿。
◆ ◆ ◆ ◆ ◆
四、“尿布+纸尿裤”要选择经济舒适的
白天尿布+晚上纸尿裤这是很多妈妈的选择。以来经济二来宝宝会舒服,三来可以与反对用纸尿裤的加热起太大冲突。
◆ ◆ ◆ ◆ ◆
五、宝宝讨厌把尿,也讨厌尿布怎么办?
有些宝宝在7.8个月时很讨厌尿布。有时候妈妈只会给孩子穿裤子,尿湿了就换一条。如果宝宝不穿尿布尿了床铺和沙发上,可以在宝宝坐的地方铺上大隔尿垫。
◆ ◆ ◆ ◆ ◆
六、真正的排尿训练
宝宝在一岁半左右,那时候很多妈妈会发现宝宝可以尿尿了,这时候妈妈也可以做简单的排尿训练了,准备一个可爱的尿盘让宝宝主动在尿盘上尿尿。要让宝宝自己学会脱裤子提裤子,学会控制准确坐上尿盘的动作。这些能力的提高会有利于宝宝的自信的增强。有时候领宝宝到卫生巾蹲尿尿也是很好的办法。还有可以在大人上厕所时候让自己的孩子进来观摩,孩子可以从中模仿学习,孩子都很喜欢模仿大人的做法,觉得自己做起很厉害。让宝宝学习去厕所要坐在马桶上,尿尿,然后起来提裤子冲水。有时候很多宝宝喜欢冲水而喜欢去马桶的。
◆ ◆ ◆ ◆ ◆
七、保护小屁屁
尿液的浸泡和外伤都会让小屁屁苦恼。无论使用尿布还是纸尿裤都要勤换勤洗小屁屁,必要时要晒一下太阳通通风。如果不穿尿布或者纸尿裤尽量给孩子穿闭裆裤而不是开挡裤,这样可以保护孩子的屁屁不会给细菌有所感染。
◆ ◆ ◆ ◆ ◆
八、下面是名家的观点:
@西尔斯爷爷:晚训练要比早训练好,现在的父母不要因为要早早训练孩子上厕所有所压力,在那些日子里,孩子越早一日吃三餐,越早断奶,越早独自上厕所,越早独立妈妈就越“称职”。不过父母当然希望宝宝尽快学会上厕所。
@崔玉涛:纸尿布会影响孩子的生殖器官发育这种说法是不科学的。很多国家用了几十多年也没用发生过这样的问题。倒是传统的把尿的做法会造成婴儿脱肛生痔疮的现象。中国痔疮的发病率与小时候把尿是有关系的。有时候给孩子用纸尿裤不是为了省事,而是给孩子一个健康的身体习惯。使用纸尿裤与训练孩子排便没有任何冲突,训练排便并不意味着把孩子排便。孩子能够接受排便训练的前提是:1.能感到排便到身上不舒服;2.对坐便器和排便产生联系;3.孩子有能力使用坐便器。
@妈妈育儿方法:大约6个月大的宝宝是没有能力控制大小便的,妈妈即使要给孩子把尿,他也不知道是在干什么,只是有发射着把尿尿出来。然而我反对给宝宝强行把尿。
在把尿不出来的情况下,宝宝的身体会很苦恼,有些妈妈不顾宝宝的感受强行把尿。我坚决反对这种不尊重宝宝的行为。
当强迫宝宝做事情成了习惯时候,在孩子生长过程会出现很多问题的。相反,爸爸妈妈给孩子自己顺着自己的生长规律发展,会让孩子发育健康表达能力很好,在此会觉得很快乐。
有些妈妈给孩子穿开挡裤,这是不可取的,有些说纸尿裤很热容易造成红皮。其实选择品牌好的纸尿裤是很重要的,要柔软舒适的,只要妈妈精心护理好宝宝身体,宝宝就能配合妈妈,健康发育。
最后,祝我们的各广大宝宝都健康生长。